GB/T 43331《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技术和分级要求》将于2024年6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在绿色、可用性、安全性、服务能力、算力算效、低碳等六大方面的技术及分级要求,适用于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和评估。为了保障《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技术和分级要求》落地实施、协助行业更好地理解国标的具体内容,标准起草团队梳理了有关低碳部分的常见问题。
Q1:算力中心的低碳发展有何意义?
“双碳”背景下,算力的绿色低碳化发展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地掀起了建设以智算中心为代表的各类算力中心的热潮,但我国传统算力中心普遍存在设计、建设和运维水平低的问题。该标准聚焦于算力中心的能效表现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的评测基准设计,通过对IT系统、制冷系统、供电系统和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分级要求,展示行业内不同数据中心响应政策背景并持续提供绿色低碳算力的举措和方式,助力整体能源效率、碳排放效率不断提升。本标准的编制发布,为数据中心的高水平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为我国数据中心相关政策的落地和实施保驾护航。
Q2:标准主体是什么?
涵盖通用数据中心、智算中心、超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4类算力中心主体,相关主体均可以开展测试和评估。
Q3:算力中心低碳涵盖哪些技术要求?
GB 43331《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技术和分级要求》中低碳类针对能源和碳利用效率、低碳节能技术与方案、低碳战略与管理、低碳应用创新四个领域提出相应技术要求。
Q4:算力中心低碳技术要求的分级要求?
能源和碳利用效率从CUE指标、PUE指标、WUE指标3个方面分别对第一级到第五级做出不同规范要求,第五级要求为最高等级。其中,CUE指标计量了外购电、柴油等系统产生的碳排放,最低等级要求不大于1.5,最高等级要求不大于0.5;PUE指标最低等级要求不大于1.5,最高等级要求不大于1.3;WUE指标最低等级要求不大于3.0,最高等级要求不大于1.5。
节能技术部分规范了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降碳技术、土壤固碳和资源回收4方面的内容。其中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项对第四级和第五级分别要求达到10%或20%的总占比;降碳技术应用需要考虑对IT、制冷、配电等系统的实际降碳效果;土壤固碳和资源回收分别是第四级和第三级以上等级的必要条件。
低碳战略与管理包括碳管理组织机构建设、碳管理战略制定、碳管理战略公开、碳减排相关学习培训、节能减碳宣传、温室气体监测与统计、碳排放核查和碳信息披露等指标项。应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完整、明确的工作流程和协调机制;管理战略制定需要明确、公开的碳中和、碳减排目标,并形成与考核挂钩的长期评价能效碳效改进机制;企业内部需定期进行碳减排学习和培训,积极参与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等主体组织开展的技术交流和标准编制工作,并获得数据中心评估认证;内部设计适宜、有效、覆盖完整的排放监测计划,有条件的算力中心应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碳核查。
低碳创新应用创新指标在算力中心低碳设计、建造、运营和改造等各环节,开展氢能、储能、碳管理、智能运维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性及突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有力推动算力中心提高能效碳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Q5:申请算力中心低碳认证流程是什么?
为落实《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技术和分级要求》相关要求,由中国信通院、ODCC牵头开展的DC-Tech算力中心低碳等级认证项目,以测促优,以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测试认证服务,为算力中心企业申报保驾护航。该项目自2021年开展以来,已指导50余个数据中心进行碳排放、能效和管理能力测试,取得了良好示范应用。支撑了国家新型数据中心等项目的评选工作,测试认证体系的专业性、全面性、先进性得到产业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关注。测试认证流程方面,项目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具体承担现场组织和测试工作。申报流程包括提交申请材料、团队受理材料并制定项目计划、技术专家组评审、项目评分、测试结果审核后出具测试报告并颁发证书,最终对认证结果进行公开发布并推广宣传。
联系方式:
王老师:18601152291wangyue2@caict.ac.cn
张老师:15001066882zhangyixing@caict.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