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3日举行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作为首批省份,山东算力平台与中国算力平台正式实现“平台、主体、资源、生态、场景”全面贯通,标志着山东省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为提升算力互联互通水平、加速推进全省乃至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提供了可靠支撑。截至目前,山东算力平台已完成150个算力中心(全省总量的65%)、30万标准机架的算力整合,实现了地级市算网监测全覆盖。
近年来,山东省通信管理局按照部省相关部署,聚焦数字强省建设,统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信息通信行业持续提升算网综合供给能力,深化数智融合创新应用,为全省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坚持政策引领,打造算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山东管局与省发改、工信、大数据等部门持续强化沟通协同、统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陆续出台《山东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山东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连续多年对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智能算力发展给予资金奖补近8000万元;组织行业开展“三升”行动、实施“三新”工程,为提升算力水平构建了良好政策保障体系。“十四五”以来,全省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算力总规模从“十四五”初期的不足2EFLOPS(单精度FP32)增长至目前的11.59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提升至51.04%。各基础电信企业勇当算力建设主力军,在济南、青岛、枣庄部署三大智算集群,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边缘算力均覆盖全省16市,为千行百业提供强大算力支撑。
坚持算网筑基,织密用算“高速公路”
山东通信业充分发挥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先锋队作用,超前部署“高速智联”传输网络,强化运力高效承载,加快网络升级“连算成网”。建成全国首个互联网骨干直联“双枢纽”省份,济南、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总带宽居全国首位,大幅优化了网间通信效率和质量。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加速建设,建成后将更好推动算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完善省际专线、光缆等网络设施,围绕济南、青岛、枣庄三大算力枢纽,构建全省算力一张网,在历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相关报告中,山东运力指数始终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已建成覆盖全省16市的高速光传输骨干网络,其中,济青之间与省外均实现400G超高速互联;骨干网络出省总带宽达131T,与国家八大算力枢纽节点所在城市全部互联,实现了算力中心间低时延、大带宽互联互通。
坚持以技管算,强化算力统筹监测能力
依托山东算力平台(中国算力平台(山东),www.cpzsd.org.cn),山东管局持续加强算力基础设施统筹监测。平台于2024年10月启动建设试运行,2025年5月17日正式上线,具备算力登记、算网监测、分析决策等核心功能。平台从政府和企业两个维度完善算力底数清单,实现“算力一本账”,为算力资源的精准掌握与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聚焦算力中心间的互联,通过部署技术手段,实现算力网络实时监测与分析,有效提升了算网协同效率;汇聚多源异构算力数据,以直观方式展示省内总体算力发展态势,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依据。
坚持创新应用,推动算力赋能赋智千行百业
山东通信业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积极承接部省和集团公司科研任务、示范工程,加强多元算力服务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创新,打造一批算力应用标杆,推动算力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山东联通发布“曜算”算力交易调度平台,调度算力超2000PFLOPS,塑造开放共享的算力服务生态;中移齐鲁创新院落户山东,以高质量数据供给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目前已培育20个行业大模型、30个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在工业领域,山东联通算网融合,成功助力山东中烟、济南澳海等多家企业完成数智化转型,实现了生产效率的飞跃式提升和运营成本的有效降低。在智慧农业领域,山东移动基于齐鲁创新院AI+技术平台,携手产业合作伙伴联合发布作物育种大模型,为跨物种精准设计育种提供了新方案,对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产学研协同创新、培育农业生物经济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在医疗卫生领域,山东电信助力潍坊建设医学影像云平台,全面提升医疗系统信息化水平。在低空经济领域,各基础电信企业以网筑基、以智赋能,在青岛、烟台、泰安等市打造11个低空产业融合应用案例,推广低空物流、低空旅游、低空医疗等经济场景。在政务、海洋、文化旅游、安全等领域,山东通信业以“AI+5G+算力”深度赋能,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下一步,山东管局将充分发挥部省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不断丰富算力平台功能,促进算力资源高效利用,推动算力网络“点、链、网、面”体系化发展,切实提升算力供给质量,深度赋能行业应用,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提供坚实算力网络保障。
注:本文转自山东省通信管理局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