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算力电力协同创新推进计划”
近日,在算力电力协同发展论坛上,西安交通大学助理教授刘晋辉发表了以:“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 助力算力低碳化发展”为主题的演讲。
刘晋辉
西安交通大学助理教授
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然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面临波动性大、储能经济性低等挑战。氢能可通过电解水制取,并经燃料电池实现热电联供,形成“水—氢—水”的循环过程,实现全程零碳排放,成为协调可再生能源与用能需求的重要媒介。尽管当前电—氢—电转换效率存在瓶颈,但通过系统化热回收与多能协同,可显著提升整体能效。
刘教授系统阐述了氢能作为关键能源载体在推动算力基础设施低碳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与实践路径。刘教授所在的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提出“氢赋能分布式能源系统”,整合氢能冷热电联供、热/冷存储与市场化氢能供应链管理,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与灵活运行,于2022年起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含氢多能源供需系统协同运行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并在陕西榆林建成了零碳智慧能源站,该系统以光伏与氢能为唯一能源来源,通过优先光伏直供、余电制氢、氢燃料电池发电供热,并结合浅层地热井和跨季节储热技术,配套数据中心深度耦合能源系统,实现能源高效循环利用。
中国信通院长期深耕算力电力协同领域,先后发布《算力电力协同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算力电力协同典型案例集(2025)》,启动算力电力协同创新推进计划,并积极构建算电协同标准体系。中国信通院将与政产学研用一道,共享数字经济与能源经济时代的发展机遇,推动算力电力协同高质量发展。
联系人
杨老师 18813128730(微信同号) yangshuo@caict.ac.cn
姜老师 15122857359(微信同号) jianglingfei@caict.ac.cn
王老师 18601152291(微信同号) wangyue2@caict.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