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3331《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技术和分级要求》于2024年6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在绿色节能、可用性、安全性、服务能力、算力算效和低碳等方面的技术和分级要求,适用于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和评估。
2013年以来,中国信通院基于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编制发布了数项数据中心评级通信行业标准。经过多年实践迭代,团队联合业界众多使用方、设计方和供应方,共同编制了该国家标准,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数据中心的健康发展。
为了保障《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技术和分级要求》落地实施、协助行业更好地理解国标的具体内容,标准起草团队梳理了有关服务能力部分的常见问题。
算力中心的服务能力发展有何意义?
近年来,各类型数据中心事故频发,电力故障、设备故障、网络故障等时有发生。据统计,70%以上是人为操作引起的故障,多数是由于运维服务能力不足而引起。在服务能力发展领域,提供高效算力服务、赋能千行百业应用的新型基础设施,努力使数据中心达到高效率、高可靠、低成本的标准要求。
服务能力是数据中心对外服务的综合体现,通过对服务能力的客观评价,有利于数据中心的自我改进提升,也有利于客户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中心。对数据中心进行服务能力技术和分级评价,可帮助用户通过合理、系统、全面的指标对数据中心服务商进行评价,推动服务商的健康运营,促进服务商优化服务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
申报主体是什么?
通用数据中心、智算中心、超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4类算力中心主体都可以参与报名。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多家数据中心参与数据中心服务能力等级测试认证项目。
算力中心服务能力涵盖哪些技术要求?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技术和分级要求》中服务能力类针对关键基础设施运营保障能力、运维管理能力、网络运营能力、服务品质提供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技术要求。
算力中心服务能力技术要求的分级要求?
服务能力类对关键基础设施运营保障能力、运维管理能力、网络运营能力、服务品质提供能力四个方面分别规范了不同级别的要求。其中,基础设施运营保障能力主要要求了数据中心是否具备供配电和暖通系统的日常巡检、消防验收、极早期探测系统、安全防卫机制以及综合布线系统等关键保障能力;运维管理提出了对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管理机制、资产管理流程和保障机制能力的要求;网络运营部分要求了具备骨干网介入、线路冗余、丢包时延及抖动性能情况、内部网络互联等能力;服务品质评价指标包含了服务资质的完整性、是否具备基础及增值的服务产品、能否提供主动反馈服务、故障处理能力及运维团队人员的完备程度。
详细分级指标详见下图:
注:非数字量化指标要求,详见GB/T43331《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技术和分级要求》-服务能力相关章节。
申请算力中心服务能力认证流程是什么?
为落实《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技术和分级要求》相关要求,由中国信通院、ODCC牵头开展的DC-Tech算力中心服务能力等级认证项目,以测促优,以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测试认证服务,为算力中心企业申报案例保驾护航。
DC-Tech算力中心服务能力等级认证项目由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共同采信,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具体承担现场组织和测试工作。项目申报流程如下:提交申请材料、团队受理材料并制定项目计划、技术专家组评审、项目评分、测试结果审核后出具测试报告并颁发证书,最终对认证结果进行公开发布并推广宣传。
联系方式:
阮老师 18519220329 ruandi@caict.ac.cn
吴老师 18810669396 wumeixi@caict.ac.cn